扫码关注公众号南京神康心理医院心理援助热线
心理援助热线:400-1879120
  • 神经衰弱
  • 神经官能症
  • 强迫症
  •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
  • 强迫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?
      67次浏览  时间:2019-07-17

      强迫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?前今天,一名男士咨询说,我近两年都有个不好现象,每次着急或者出门就有便意,头脑不断有厕所的念头,出门第一件事就是看哪里有厕所,有人说这是强迫症,如何正确治疗,请指教!针对于这种情况,今天就来简单带大家说说:

      以上男士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,现实生活中,经常听到有人说“自己有强迫症”,比如总是反复洗手、出门后不放心,又跑回来检查门有没有锁好,煤气有没有关好,还有些人,总是要求家里的物品必须要摆放在固定或者对称的位置、手机app上的新消息提示必须全部点开、外出走路必须走直线、看电视一定要追完最后一集等等。我们先要搞清楚强迫症是怎么产生的。

      1、强迫症是怎么产生的?

      回答:强迫症之所以会产生,首先源于强迫性思维。

      2.那么强迫思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?

      根据精神科医生的研究,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无时无刻产生各种想法,比如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抢钱的想法,有四成的人有过从高处往下跳的冲动,还有五成女性和八成男性幻想过陌生人的裸体。这些非理性的、不请自来的“侵入性想法”,就是强迫思维的源头。它不仅是不合时宜的,同时与正常的、健康的自我相互排斥。

      你可能会说,每个人都会产生侵入性想法,难道每个人都是强迫症患者吗?区别就在于,如果这些侵入性想法是一闪而过的,那就没有什么大问题,但如果人们被这些念头所吸引、所缠住,那么它就很可能会诱发一些强迫症行为。

      3.为什么强迫症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?

      强迫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?关于强迫症,很多人搞不明白,为什么人们越不去想一个事物,那个事物反而越会频繁地出现在脑海里,把自己困得死死的。关于这一点,心理学上的“白熊实验”可以给我们答案。在实验中,有一组学生被告知“不要去想白熊”,结果这些参赛者的脑海里全是白熊,甚至比那些要求“去想白熊”的学生还要多。

      这个实验说明,如果一个人越压抑某个思想,这个思想不仅不会消失,反而还会以更强大的力量反弹回来。有过减肥、戒烟经历的朋友,肯定对此深有体会。一个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,这倒是说得过去,毕竟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着。那我们的行为也很难控制吗?

      4、如何正确应对强迫症?

     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强迫症,即便是比较轻微的强迫症,也会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。比如,有些人对微信上的那个“红点点”有很强的“执念”,他们每隔几分钟就要去查验是否漏点了什么新信息,这就导致他们无法专注工作,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。

      那么如何克服强迫症呢?

      (1)识破“非理性强迫想法”,用理性思维分析事情

     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强迫症患者都容易“想太多”。他们有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,会增加强迫症产生的几率。

      第一种是对危险和个人责任的放大。很多强迫症患者认为,如果不按照某种仪式完成某些动作,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。比如,如果走路不走直线,家人可能会生病,或者自己会发生车祸等等。

      第二种是完美主义和无法容忍不确定性。有相当一部分的强迫症患者对秩序表现出了高严苛性。比如,他们会把每个物品放在固定的、合适的位置,这种强迫性的“各归各位”就像一个严谨的、牢不可破的“围城”,他们只有在这样的围城里才感到安全和舒服。但凡有一点点变动,他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。同样,他们对确定性也非常“着迷”,他们的强迫性行为越频繁,说明他们内心越想要寻求“确定性”,以此来减少他们想象中的可能性风险。

      第三种是过度夸大思维的重要性。当一个不好的念头从脑海中冒出来的时候,普通人并不会把它太当回事儿,并不会在这个想法上过度停留。而有些强迫症患者却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,总是过度夸大这个念头的重要性,好像脑海里的东西会真的发生一样。于是他们就会做出一些强迫性行为,来缓解内心的失调。

      强迫症在个体中广泛存在,并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,目前强迫症的治愈还没有直接有效的方法,了解认识强迫症无论对患者还是他人都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情,并且越早发现,对治疗越有帮助。